葡萄酒商业观察
文 | WBO团队
近日,有进口商向WBO透露,最近一段时间,配制起泡酒的海关编码由原本使用的“22051000”更换为“22060090”,此次调整,将配制起泡酒归类进“其他发酵饮料”范畴,相关税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进口成本或将上涨超25.9%。
01
配制起泡酒的进口编码归“其他发酵饮料”
山东葡萄酒进口商卫平(化名)告诉WBO:“最早的时候,我们的配制起泡酒以‘22060090’编码申报入关,但当时海关不同意,要求归类于‘22051000’,但是在2016年左右降税费之后,‘22051000’的综合税率降至和葡萄酒一样,在这期间我们也一直使用该编码进口。”
同时,卫平补充道:“一直到今年3月份前后,接到海关通知,因此前归类存在偏差,所有配制起泡酒在通关环节需要按照‘22060090’编码进口。”
据悉,海关编码“22051000”的商品为:“装入≤2升容器的味美思酒等酒”。而海关编码“22060090”的商品为:“其他发酵饮料(例如苹果酒、梨酒、蜂蜜酒、清酒);其他品目未列明的发酵饮料的混合物及发酵饮料与无酒精饮料的混合物”。
更改海关编码看似影响不大,但相关税率换算到单瓶价格时,影响非常直接。比如说一瓶报关价100元的配制起泡酒,以“22051000”进行申报,其含税成本约为143元,但若以“22060090”进行申报,其含税成本则约为180元,相比之下,每瓶酒将多缴37元税费,进口成本上涨25.9%。
据了解,这一类配制起泡酒因口感轻盈、包装时尚,受到年轻消费者欢迎,是不少城市夜生活场景中的“畅销单品”。海关编码调整之后,大批量走货的进口产品或将面临利润缩水的情况。
上海华饮国际西南区经理曾万波表示:“以前相关配制起泡酒确实有按照味美思报关的进口商,因为相关税率会低一些,可能是现在管控更加严格了,所以进行了整改。”
02
配制起泡酒市场前景看好,进口商不敢轻易涨价
目前在国内市场,有大量的配制起泡酒受到年轻消费群体追捧,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中,一些配制起泡酒的价格大约在20元/瓶左右,并未出现价格调整等情况,但该类产品主要还是分布在连锁酒吧、夜店、小型餐饮渠道等,其利润空间相对有限。
起泡天下负责人于洪杰表示:“这类产品大多销往夜店、酒吧等消费场景,这类产品的毛利本就不高,如果税率一下变高,为了保住成本只能涨价,问题是渠道还不一定买账。”
广州某大型酒类进口商刘彬透露:“虽然我们暂时没有收到通知,但如果配制起泡酒的编码进行了更改,那么对于出货量大、频次高的进口商来说,原本薄利多销的生意会变得比较吃紧。一个集装箱能多出好几万元税费,只能自己先扛着。”
此外,他还指出:“从长远来看,归类清晰化确实更利于行业规范,但短期内,一些中小型进口商可能因为流转资金压力或渠道抗性而出局。”
青岛一家夜店品牌的营运负责人李晨表示:“配制起泡酒一直是我们店内点单率比较高的品类,尤其是果味、低度、口感清爽的起泡酒,在年轻女性和轻饮需求场景里特别受欢迎。像草莓、白桃、荔枝等风味的产品,夏季单晚销量能达到三四十瓶。”
对于近期的出现的变化,李晨也表示,在终端销售上,夜店目前还未全面提价。“我们现在主要还是在自己吸收一部分涨幅,维持促销价和套餐价不变。因为这类产品价格一旦超过某个心理预期,比如接近葡萄酒或预调鸡尾酒的价格,消费者就会犹豫,转而选择别的酒。”
李晨表示,如果后续进口商的报价出现上调,夜店也只能逐步调整售卖策略。“要么是将销售重点转向国产品牌,要么是对进口配制酒做出包装升级、定价上调的处理。但不管怎么做,我们最怕的是影响复购和客户体验。”
还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编号的变化并非孤立事件,更可能是监管部门对近年来进口配制酒类监管趋严的体现。由于这类产品往往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葡萄酒,其成分更复杂、长期以来存在归类随意的空间。此次统一标准,也可能是为了规范税负。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配制起泡酒这一细分品类正在迅速细化,从基础型果味起泡酒,延伸至低度轻饮型、草本风味型、甚至功能型气泡酒,产品更新迭代频繁,消费者选择空间不断扩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酒企开始加码布局配制起泡酒市场,如五粮液的“柠檬味气泡酒”、会稽山的“起泡黄酒”,以及不少新锐品牌推出的低糖、低卡、添加天然果汁或植物提取物的创新型产品。
相比进口品在关税政策上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或许这也是为了给国内起泡酒品牌创造机遇,争夺市场份额,也可能加速国内酒类行业的规范化进程。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随着市场对品质、创新和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品牌有望通过差异化竞争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市场地位。
责任编辑: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