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方应该算大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
10月3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韩国,应大韩民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美元首在釜山的会晤共持续约1小时40分钟。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不错,今年前三季度增长率达5.2%,对全球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4%,这是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的,来之不易。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规模、韧性、潜力都比较大,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未来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70多年来,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这是中国成功的重要密码。
习近平指出,两国经贸团队就重要经贸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共识。双方团队要尽快细化和敲定后续工作,将共识维护好、落实好,以实实在在的成果,给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吃下一颗“定心丸”。中美经贸关系近期经历曲折,也给双方带来一些启示。经贸应该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和冲突点。双方应该算大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双方团队可以继续本着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则谈下去,不断压缩问题清单,拉长合作清单。
习近平强调,对话比对抗好。中美之间各渠道各层级应该保持沟通,增进了解。两国在打击非法移民和电信诈骗、反洗钱、人工智能、应对传染疾病等领域合作前景良好,对口部门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开展互利合作。中美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也应该良性互动。当今世界还有很多难题,中国和美国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
特朗普表示,很荣幸同习近平主席会面。中国是伟大国家,习主席是受人尊敬的伟大领导人,也是我多年的好朋友,我们相处非常愉快。美中关系一直很好,将来会更好,希望中国和美国的未来都更加美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伙伴,两国携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未来美中合作会取得更大成就。
两国元首同意加强双方在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促进人文交流。两国元首同意保持经常性交往。特朗普期待明年早些时候访华,邀请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
会晤结束后,特朗普送习近平主席上车。在返回美国的飞机上,在被记者问及给此次会晤打几分时,特朗普表示,“如果以0到10分来衡量,10分最高,我会说这次会面是12分”。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中美元首会晤的结果对世界很多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报道引述英国学者的话说,中美取得的进展标志着两国“朝着暂时稳定结构性紧张关系迈出不可否认的积极一步”,“今天的突破为2026年更深入、更可预测的互动奠定了基础”。
美联社称,预期中的缓和让夹在两国之间的投资者和企业松了一口气。路透社采访多位资本市场人士,他们表示,全球地缘政治局势有望变得更加稳定,这是积极信号。
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3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次中美元首会晤对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经贸发展与和平治理意义重大。在双方经贸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两国领导人的会晤可消弭不少误判和疑虑,为当前不稳定的国际局势注入举世久盼的稳定剂。
最早可能在下周签署
10月25日至26日,中美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磋商,就解决各自当前的主要关切达成基本共识,也为中美元首30日的会晤提供了必要条件。
30日中美元首会晤结束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发布答记者问表示,中美经贸团队吉隆坡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二、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三、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美方暂停实施相关措施后,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
发言人表示,双方还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双方进一步确认了马德里经贸磋商成果,美方在投资等领域作出积极承诺,中方将与美方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30日接受美媒采访时称,吉隆坡协议“在昨天半夜完成”,美中双方最早可能在下周签署。
“考虑到目前的情况,这可能是双方所能达成的最好结果。”半岛电视台引述学者的分析称,这意味着美中关系在短期内不会恶化。
“阵地战”和“机动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30日报道称,从表面上看,此次协议前景向好,可能恢复因关税受阻的中美之间部分贸易,使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更接近全球水平。协议可能给美国消费者带来缓解,对担心通胀的消费者而言是好消息。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这场美国发起、中国反击的贸易战中,国家利益促使双方“休战”。BBC引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分析师斯蒂芬妮·卡姆的话称,“今天的会晤提醒我们,即使在大国竞争中,基于国家利益的务实主义也能为有意义的接触铺平道路”。
英国《卫报》30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中美贸易协议的大部分措施相当于“恢复原状”。过去6个月里,双方都了解了对方的筹码和弱点,包括哪些手段最有效。在危机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平均为55%,这足以对中国经济的韧性构成严峻的压力测试,而中国经济经受住了考验。“对美国而言,令人不安的是,美国加征关税后,中国能够为其商品找到新市场。那些预测中国会陷入危机的人,应该会被中国股市上涨的景象所震慑,中国的贸易顺差可能比去年更大。与此同时,受关税影响,美国的通胀率攀升至3%,这是一个政治上颇具风险的水平。”
该文认为,会晤达成的成果显示,中美双方都已撤回一些最强有力的筹码,但这看起来更像是暂时的“休战”,而非为中美关系划定稳定界限的持久和平。“尽管如此,更广泛的长期外交关系的轮廓已经显现,双方领导人有望在一年内进行互访。”评论称,“休战”协议只有一年,这或许对中国有利。它为中国争取了时间,能够推动中国在未来技术领域取得更大进步。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希望被其他国家视为负责任、克制的全球大国,不寻求对抗,但又足够强大,能够抵御美国的胁迫。这场冲突也显示出双方的文化差异,中国是阵地战的拥护者,而美国是机动战的倡导者。“目前来看,阵地战一方占据上风,或者至少没有失败。”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