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英伟达破“5”,黄仁勋登顶全球华人首富

出品 | 搜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英伟达再次创造历史!美股最新交易日,英伟达盘中一度大涨超5%,虽然收盘涨幅明显回落,但总市值仍达到5.03万亿美元,这是英伟达市值首次突破5万亿美元门槛。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英伟达再次创造历史!

美股最新交易日,英伟达盘中一度大涨超5%,虽然收盘涨幅明显回落,但总市值仍达到5.03万亿美元,这是英伟达市值首次突破5万亿美元门槛。

英伟达由此也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该市值规模超越德国和日本的GDP,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GDP的“第三大经济体”,接近A股5400多家公司总市值的30%。

在这一关键时刻,这家公司的掌舵人黄仁勋仍在为公司奔走。在刚刚结束华盛顿GTC大会后,他就飞往韩国,与三星、SK等公司商谈合作,并将发布有关公告。

这不仅是英伟达史诗级的胜利,更是AI时代资本狂欢的写照。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是多年前,英伟达在AI软硬件生态的押注,才造就了如今的AI帝国。

英伟达市值飙升,黄仁勋成全球前十大富豪

随着AI爆发,英伟达市值达到关键里程碑的速度越来越快。

2023年5月,英伟达市值在其上市24年后首次突破万亿美元;9个月后,突破2万亿美元;3个月后,达到3万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今年7月,英伟达市值又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而如今不到四个月又再次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即英伟达仅用时两年半,就从万亿美元实现了到5万亿美元的突破。按英伟达3.6万名员工算,相当于人均创造了1.38亿美元的市值,可以说非常高效了。

最近,微软和苹果也已先后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微软最新市值4.03万亿美元,苹果接近4万亿美元,英伟达算得上是断崖式领先。

“这轮牛市并非凭空出现,这是英伟达多年来逐步积累的成果的体现,源于黄仁勋及其对专用处理器的长期愿景,后来演变为推动人工智能革命的芯片技术。”有华尔街分析师表示。

展开全文

英伟达市值这波飙升可能最需要感谢的就是OpenAI,其在2022年底推出的ChatGPT引发了全球大模型浪潮,科技巨头们纷纷加大AI资本开支,算力成为最核心的争抢资源,这让此前已在软硬件布局的英伟达站上风口。

数据显示,自ChatGPT发布后,英伟达股价上涨超过12倍,同时财年营收也从270亿美元增长到超过1300亿美元,净利润从44亿美元增长到近730亿美元。可以说,英伟达率先成为这波AI浪潮中的最大赢家。

去年底,英伟达虽受到DeepSeek带来的算力信仰冲击,但其快速的产品迭代和继续增长的业绩逐渐打消了市场质疑。最近黄仁勋披露的明年5000亿美元的GPU销售预期,更是成为推动英伟达迅速踏上5万亿美元门槛的催化剂。

AI革命带动的造富革命也正在改写富豪榜格局。随着英伟达市值飙升,其创始人&CEO黄仁勋的身家迎来大幅上涨。

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黄仁勋最新净资产约1800亿美元,排名上升到第9位,超越了前十的常客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等人。这是排名第23位的中国首富钟睒睒(77.6亿美元)的23倍,黄仁勋登顶全球最富华人。

英伟达破“5”,黄仁勋登顶全球华人首富

今年以来,黄仁勋的财富增加653亿美元,相较三年前则增长超过1600亿美元。但他距世界首富马斯克超4700亿美元的身家还有较大差距,而马斯克则在社交平台对英伟达的5万亿美元市值发出”Wow”的赞叹之声。

英伟达破“5”,黄仁勋登顶全球华人首富黄仁勋最近十年的财富增长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伟达股价持续上涨之际,黄仁勋今年以来多次减持。黄仁勋在今年3月制定的计划称,基于个人财务规划,今年将总共减持600万股英伟达股票。

随后,黄仁勋披露的减持达到6次,合计套现近7亿美元。公开信息显示,黄仁勋目前在英伟达的持股比例约3.55%,这构成他的主要财富来源。

此前,随着英伟达市值持续走高,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越发强烈,尤其是英伟达、OpenAI、微软、甲骨文等科技巨头之间动辄上千亿美元的金钱游戏更是加剧了这一担忧。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就曾警告称,这是1999年互联网泡沫的翻版。不过,英伟达似乎不信这个邪,黄仁勋最近也表态称,AI热潮并非泡沫。

西班牙资本公司高级市场分析师丹妮拉·哈托恩认为,推动英伟达股价上涨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整个市场的乐观情绪和繁荣景象,背后是通胀有所缓解以及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

同时,AI驱动的资本支出热潮,特别是芯片、硬件和云基础设施领域。数据显示,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四大厂商在今年的资本支出指引总和已达到6000亿美元量级。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所谈论的AI泡沫并非真正的泡沫,它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而且还有盈利增长作为支撑。”该分析师称。

随着英伟达创下新纪录,市场对其后续走势也颇为关注。多分析师认为,如AI预期实现,那么英伟达现在的估值是合理的,且未来仍有上涨可能。但也有观点认为,英伟达提出的一些预期可能很难实现,对能否持续飙升存在质疑。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国产GPU上市路才刚开始

英伟达发家于游戏图形渲染领域,但早期一度因技术失误而走向破产边缘,以致于让黄仁勋形成了高度的危机感,“公司离破产只有30天”成为他对自我的警示。

后来的故事大家就很熟悉了:2006年押注CUDA,2012年AI教父杰弗里·辛顿团队的成功尝试,英伟达全力押注深度学习,加速计算时代来临,由此转型成为一家AI基础设施公司。

现在,以AI算力为基础,英伟达还在全球未来最关键的几大科技领域,如6G、量子计算、生物医药、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进行布局,试图进一步掌控更强的科技话语权。

英伟达的崛起也验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得益于黄仁勋早期的洞察——GPU不仅适用图形渲染,还适合处理数学运算和神经网络,用他的话说,“不是GPU进入AI,而是AI本来就长在GPU的硅片里”,从而为英伟达成长为AI帝国奠定基础。

当然,这背后也是无数的挫折和失败。黄仁勋曾被问到,如果回到30岁,还会创立英伟达吗?他的回答是不会,“如果我当时知道遇到的困难如此之大,要忍受如此之多的折磨和羞辱,我觉得任何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决定要创立这家公司。”

但他话锋一转又说到,这可能就是企业家身上的超能力,不问也不畏惧事情有多难,永远要让自己感觉:事情没有那么难。这种企业家精神,也是英伟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对于众多的“中国版英伟达”来说,虽然是竞争对手,但英伟达这种提前进行技术预判,并坚定投入的发展路径无疑值得学习。

随着英伟达退出中国市场,为国产替代创造了更大机遇。但正如英伟达那般,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寒武纪成为这波浪潮明显的受益者,其过去九年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布局,让其在面对AI机遇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而国产替代趋势起到了加速效应。

自去年以来,寒武纪股价暴涨12倍,超过贵州茅台,市值超60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营收达46亿元,同比增长2386%,并扭亏实现16亿元的盈利。

目前,国内GPU公司的上市之路才刚刚开始。摩尔线程和沐曦集成最近先后过会,燧原科技、壁仞科技、天数智芯等已提交辅导备案,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迎来一波上市高峰期。

但坦白讲,这些公司多数都成立仅有五六年,无论是技术、研发、产品、生态、规模等和英伟达都还有较大差距。要想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版英伟达”,国内要补的功课还很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qkbt.cn/3521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