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在小众行业偷摸赚钱的年轻人

编辑 | Yang运营 | 泡芙文 | 每日人物社 郑思芳编辑 | Yang运营 | 泡芙赚钱,从来不是一件按部就班的事情。一群年轻人正在无人关注的角落,悄悄开辟属于自己的财富路径。


编辑 | Yang

运营 | 泡芙

文 | 每日人物社 郑思芳

编辑 | Yang

运营 | 泡芙

赚钱,从来不是一件按部就班的事情。一群年轻人正在无人关注的角落,悄悄开辟属于自己的财富路径。

他们不再执着于写字楼里的职位,而是转身投向那些看似“不入流”的小众赛道——在路边支起的糖葫芦小摊,为宠物设计新中式服装,将明星小卡卖到欧洲,甚至把中国人眼中的“丑东西”变成海外爆款。

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生意,为他们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大多数人还在焦虑内卷时,他们的故事证明:赚钱不一定非要追风口,找准一个小生意,把它做深、做透,小钱也能稳稳地滚成大钱。

奶皮子糖葫芦火了,一小时卖200串 小石 00年 女

在小众行业偷摸赚钱的年轻人

最近奶皮子糖葫芦火了,我家附近的商圈却没人卖。我连夜下单买了材料——熬糖锅、竹签、包装袋一到货,第二天就开干。从冒出念头到动手,没超过24小时。

说出来可能没人信,我压根没专门去学。以前做教育机构销售,天天被KPI压得喘不过气;后来辞职摆过烤生蚝摊,生意也一般。这回就凭网上看到的几张图,照着买材料“照葫芦画瓢”,没想到真做成了。

启动成本挺低,工具加包装材料一共才300多块钱。不过在定价上我琢磨了很久,最后定了三档:基础款的山楂糯米12块,水果款16-18块,最贵的奶皮子系列卖20-22块。奶皮子确实是原料里最贵的,从一张17块涨到了30块,而且一张只能做四串。光这一项,一串的成本就要7块多。再加上青提、草莓这些本来就不便宜的水果,还有糯米、糖和包装,算下来每串成本就要十二三块。我卖22块,真就是赚个辛苦钱。

展开全文

第一天出摊,我心里直打鼓。只做了40多串,扁山楂糯米、青提干噎奶皮、草莓干噎奶皮、菠萝蜜糯米,每样都不敢多做。把车推到商圈门口,刚把“奶皮子糖葫芦”的牌子立起来,就有人围上来看。结果不到十分钟,全卖光了。收摊时数了数,950块,净赚300多。

从第二天起,我就建了顾客群。每天固定50串接受预订,保证熟客能吃上,剩下的现场卖。现在每天串180串左右,最高纪录做到213串,排队都要等上40分钟才能买到。每天工作节奏拉满——早上九点开始备料,洗水果、控水、擦干,给山楂去核,每个步骤琐碎却关键,一直忙到傍晚六点半出摊,通常一小时就卖完收工。

看到我家生意好,商圈里又冒出四五家竞争对手。我现在定价在12到22元之间,再贵就卖不动了。我这旁边有学校,小孩多,价格一高大家就不来了。要是还有人嫌贵,我直接送他一串尝,告诉他不好吃不要钱。有个老顾客一次买了16串,说就认准这口了。

现在摆摊的收入比打工强太多,以前月入三四千,现在每天净赚几百块。虽然累得觉都不够睡,但每晚数钱的时候心里特别踏实。顾客夸赞带来的满足感,真是多少钱都换不来。

要说有什么秘诀,可能就是看准了就干,干了就尽全力。我虽然没正儿八经学过做糖葫芦,但对品质很有信心。听说别家为了裹糖方便不洗水果,但我家每晚必定把每颗水果仔细洗净、控干、擦净,山楂也是一颗颗去核。

前几天生意实在忙不过来,我想招个有经验的熬糖师傅,时薪开到两三百元,却一直没招到合适的。没想到现在熬糖倒成了我妈的绝活——她跟着抖音视频学了三天,现在熬得比老师傅还稳。

其实熬糖是最关键的一步,火候稍差一点,糖就容易返砂,整锅就废了。这也是为什么网上很多人想自己复刻糖葫芦,却总是失败的原因。

我每天还会花些时间在社交平台上发帖、互动。接下来我打算让对象把烤生蚝摊重新开起来,而糖葫芦这头,我准备细水长流地做下去。毕竟,用心的味道,顾客一尝就知道。

在小众行业偷摸赚钱的年轻人

小石的糖葫芦。图 /访谈者提供

给宠物做新中式,一个月卖了8万 Iris 98年 女

店里已经两个月没出新款了,连老客户都跑来催我,问我什么时候能上新。

要是放在去年年底,我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做的宠物服装能这么受大家欢迎。刚创业那会儿,一个月能卖出40件我就高兴得不行,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还赶着过年,其实不算多。

一开始,我想给我家的长毛猫买个口水巾,结果发现不管在哪个平台,几乎都找不到新中式风格的宠物服装。即便有,质感也很差。市面上更常见的款式虽然像童装,却远没有达到真正童装或婴儿级面料的质量。

就在那时,做宠物服装的念头突然闯进我脑子里。我在网上发帖询问大家购买宠物服装的痛点,才发现这个需求基数非常大——买的人多,但既舒适又有设计感的宠物衣服几乎没有。选择做新中式,也是看中它的客单价高,未来如果做海外市场,也更容易建立竞争壁垒。

在做宠物服装之前,我在培训机构当音乐老师。音乐不像数学、英语那样属于培训“刚需”,那时候我觉得一个月挣两三万就已经到天花板了。我刚来机构那年,一个暑假还能招进来大几百人,可等到我参与寒暑假拓客的大课时,来付费的学员已经很少了。我们一度怀疑是不是课程体系出了问题,后来看了数据才明白:孩子越来越少,倒下的机构也越来越多。

裸辞之后,我只隔了一个月就正式创业了。之前在机构上课时,我和不少家长关系不错,很多家长听说我辞职都挺舍不得,有人还特意问我最近在忙什么。我把做宠物服装的想法和他们聊了聊,结果有位家长给我介绍了一位在淘宝做了4年宠物用品的老板,后来他成了我的合伙人。

这段时间,我每天上午都在忙订单、处理售后、和制衣阿姨沟通进度,下午就全身心扑在新品设计上,死磕版型和细节,偶尔还得抽空维护社群热度。新中式服装特别吃设计,做得不好就容易显土,所以我们一直在反复调整打磨,以至于两个月都没有新款推出。

做宠物服装和给人做衣服不一样。宠物更好动,会跑会跳会趴,动态姿势多,不像成人那样基本是静态的。一开始我们也照搬人的设计,比如把旗袍的滴水领直接用在宠物衣服上,结果发现它们穿上后活动很不自在。

就拿云肩来说,最早设计成直领向上,但宠物一低头吃东西或抬头玩耍,领子就卡脖子。后来我们反复调整,改成向外翻的荷叶领,前后试了大概10个版本,才找到既美观又舒服的角度。其他细节也一样,比如公母款的后片设计不同,因为公宠生理结构特殊,前片不能太往后——这些都是根据宠物身形和动作习惯一点点改出来的。

除了设计要贴合,尺码也得灵活。我们现在有从XS到XXL共9个尺码,还专门为德文猫、阿比西尼亚猫这类怕冷的品种开了特殊码。平时会备一些标准码库存,但要是客户家宠物体型特殊,比如肚子特别大,我们也接定制,加50元,七天左右能做好。

在小众行业偷摸赚钱的年轻人

Iris专门为德文猫、阿比西尼亚猫这类怕冷的品种开了特殊码。图 /访谈者提供

今年五六月特别难熬,订单少到一个月才10单。创业时我留了一万多的启动资金,那时只剩最后500块,我差点放弃去找工作。可就在最低谷时,转机来了:小红书上有博主自发分享我们的衣服,线下店也开始找我们铺货,最关键是“贾宝玉马甲”这款爆了。

这款一火,连带其他衣服销量也上去了,九月份我们卖了300多件,营业额冲到八万多。

在小众行业偷摸赚钱的年轻人

爆款“贾宝玉马甲”。图 /访谈者提供

宠物服装也需要爆款,但爆款没那么容易出。就像拆解热门视频一样,我们会借助AI工具,把小红书、淘宝、抖音上爆款新中式的数据抓下来,找共同点,研究大家为什么愿意为这个点买单。个人审美也挺重要,不过我还没到专业程度,不然也不会为改新款死磕这么久。

每件衣服发货前我都亲自检查,确保没有一点线头;客户来咨询,我会仔细问宠物品种、毛色、生活习惯,就像和朋友聊天。时间久了,大家不只是买衣服,更是买一份情感寄托。

有位客户之前失去了一只狗,现在对新养的毛孩子特别上心,常发它穿新中式衣服的照片给我们,说像是对从前那个毛孩子的弥补。这样的故事让我觉得,做宠物服装不只是一门生意,更是在帮人表达爱。

当然,压力从没断过。不过我不后悔选这条路,国内宠物经济才饱和30%,机会还很大。只要用心做好设计、控制成本,比如自己拍图、少囤货、和制衣阿姨保持好关系,这个小众赛道就能越走越宽。

也有人问,宠物为什么要穿衣服?一件两三百元是不是太贵?但愿意为宠物买好衣服的人不会这么想。之前一位上海客户来进了三四十件,还说我们卖300元太低了,以这个质量,标800元都不算贵。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宠物就是家人。让自家人穿得漂亮,本来就是一种刚需。

在欧洲留学,明星小卡卖了3万 幺幺鲤 04年 女

现在我人在美国,正追着我偶像的巡演。作为一个学生,每月生活费加房租只有5000元,在国外,这点钱根本不够我追星花。所以去欧洲交换那一年,我整天琢磨的就是怎么多赚点钱。

追星的人对“小卡”都不陌生。公司为了刺激销量,通常会在专辑、写真这类官方周边里随机放入印有明星照片的硬质小卡。这巴掌大的卡片成本不高,但就因为随机性和稀缺性,成了粉丝之间的“硬通货”。

我开始卖小卡,是源于自己的收藏。2023年我迷上一个韩国组合里的成员,花400多块从日本代购了一张他的限定闪卡。那种带闪的卡面在光下特别好看,算是我当时最贵的一张收藏。后来去欧洲留学时,我顺手把一些不常带在身边的小卡挂上二手平台,没想到很快就有人来问。

这才发现,原来国内外小卡市场的喜好完全不同:国内粉丝抢的是特典卡、限定卡,欧洲人却更爱普通的专辑卡。一张在国内20块都难出手的普通卡,在欧洲能卖到40块。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从国内收卡,带到欧洲卖,也帮朋友代卖,抽20%的佣金。

最夸张的一单,是个欧洲买家,一次就从我这买了几十张卡,总价两三千。那段时间我每天下午都在拍卡图、写描述、跑邮局。欧洲寄小卡超过20克就要重新计费,我常得掐着邮局开门的时间去柜台沟通,现场打包贴邮票。虽然麻烦,但看着APP上的成交额一点点往上涨,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在小众行业偷摸赚钱的年轻人

幺幺鲤整理收藏的明星小卡。图 /访谈者提供

不过说实话,我不算“炒卡”,更多是“回血”。国内卡市从2023年底就开始跌了,我也不囤高价卡,基本都是按收来的价格稍微加点就出。

一开始玩小卡,也是觉得它保值。但其实,追星久了就明白,小卡本质是张纸,真正珍贵的是那段喜欢的心情。

除了卖小卡,我还接跑腿的活。有一次在小红书上刷到有人需要帮忙接猫,还报销路费,我一想,这不等于是付费旅游吗?加上留学生活也确实无聊,我就接单了。雇主是个要回国的巴黎留学生,手续没办完,托我把她的缅因猫从坎佩尔接到巴黎,转交给另一个人。

我照顾了几天猫,顺便在坎佩尔玩了一圈。对方除了报销路费,还多给了两三千元作酬劳。有了这次经验,后来我又接了四五单带宠物的活。之后才知道,原来有人专门做跨国带宠物,护照都飞烂了。虽然有人说这行有风险,比如怕宠物体内藏东西,但我接的单都是熟人介绍或平台有记录的,也就没那么担心。

后来我还接过帮人送药、送下午茶之类的跑腿,一单时薪100块。也做过LV买手,一个包赚25-30欧,配饰赚5欧。最夸张的是有一次,一个姐姐让我买两三千的下午茶送去她男朋友的武术馆,我才发现这世界上“不差钱”的人真是多。

在小众行业偷摸赚钱的年轻人

幺幺鲤给客户跑腿买LV巧克力,花了100多欧。图 /访谈者提供

卖小卡一年下来,我居然卖了三万元左右,加上这些零零散散的跑腿收入,帮我cover掉了追星的大笔开销。比如飞去墨西哥音乐节那一趟,光机票就四五千元,整趟下来花了一万多元。

现在回头看,我好像一直在用各种方式“边玩边赚”。卖小卡、跑腿、带宠物,每件事都是从兴趣出发,顺便把钱赚了。我为什么这么想搞钱?其实很简单,我不想全用爸妈的钱追星。而你若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哪怕那条路,是从一张小小的明星卡开始的。

卖丑东西给外国人,价格翻了几十倍 小怪 99年 女

我做了三年室内装修,眼见年轻人越来越不买房,行业越来越卷,心里也跟着发慌。去年9月,我彻底转行,开始把国内那些“丑东西”,或者说审美比较“复古”的商品,卖到国外去。

没想到,一个进价几十块的宠物衣服,我在亚马逊上能赚30多元;一个不起眼的强光手电筒,一单利润就能过百元。最高光的一个月,营业额接近两万美元,折算下来净赚接近四万人民币。

不过这条路起初并不顺。之前为找副业,我踩过不少坑:在闲鱼帮人代点肯德基、麦当劳,靠信息差一单赚两三块。后来采购系统涨价,利润压到不足一块,还要天天先垫资2000多,最后月收入只剩一两千,只好放弃。之后转战拼多多卖宠物玩具,从1688进货,可新店根本没有流量,东西卖不动,一个月后又不了了之。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做跨境电商时。一开始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在网上乱搜资料,结果被一个声称“免费带人”的给骗了。他教我玩“跟卖”——在别人亚马逊的产品链接下做低价、抢购物车。我出了十几单宠物用品,一算账,每单反而亏二三十。他还想让我买软件,我这才醒悟过来,赶紧止损。

吃了这次亏,我沉下心,花七八千块经朋友介绍找了个靠谱老师系统学习,正经学选品、市场数据分析和运营。老师会布置作业,让我选品并讲理由,再帮我优化,简直像重新上学。当我真正靠自己做的产品链接出了第一单时,那种正反馈让我信心大涨。

我的选品秘诀,其实就是抓中外之间的“审美差”和“时间差”。有一次我上架一款国内早被淘汰的塑料感水晶凉鞋,自己都觉得土得掉渣,结果一位美国买家一次买了三双,还留下好评。这类国内早已过时的东西,在老外那儿可能正流行。

在小众行业偷摸赚钱的年轻人

亚马逊上卖的水晶塑料凉鞋。图/亚马逊截图

我也不一定非要卖“丑”的,关键是找到他们喜欢、而国内供应充足又便宜的东西。最夸张的一单是卖婚礼用假花,后台突然弹出一个60单的大订单,总价一万多,我反复确认好几遍,生怕是系统bug——那一刻,真像中了彩票。

季节性产品也是爆单关键。万圣节的骷髅头摆件、冬天的帽子和围巾,都是短期但高回报的产品。临近圣诞,冬季用品销量明显上涨。

回想从月薪一万多的装修设计师,到如今靠“卖丑东西”月入几万,我最大的体会是:信息差就是财富。别人不知道的渠道、不了解的审美、没抓住的时间差,你懂,你就能赚。当然,前提是不走捷径,踏踏实实练好基本功。

现在,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研究哪些我们眼中“土里土气”的东西,能成为老外眼中的宝贝。这种感觉,像在做一场跨文化的审美选品实验——既赚钱,又充满了意想不到的乐趣。

开废品回收站,四个月赚了十几万 冬冬 00后 男

当我决定开废品回收站时,身边没人看好。一个年轻人,整天和易拉罐、铜线、废铁打交道,听着就不够光鲜。可就是从今年四月开始,我靠这个不起眼的行当,四个月净赚了十几万。

其实我做生意的念头早就有了。初中赶上微商风口,交800块代理费卖钙片和护肤品,几星期就赚了四五千。高中毕业后摆过摊、也做过二道贩子,但总觉得不稳定。直到前年,生活压力变大,家里矛盾也多,加上自己没固定收入,逼得我不得不找个能立马见到现钱的活儿。家里本身做打包站,资源是现成的,但我不想依赖他们,自己找亲戚借了20万,租门面、买货车,很快就把店开起来了。

启动成本不低,前后投了差不多30万。货车花了七八万元,房租也七八万元,剩下十几万元全压作流动资金。废品这行,现金流就是命,一天不收个两三万元的货,心里都不踏实。开店之前,我做过一阵废品二道贩子,每天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跑,挨家挨户问工厂有没有废铝、废铜,硬着头皮跟老板们扯皮砍价。那时候一个月挣七八千元,累死累活,还常被客户放鸽子。

开店也没那么容易。我花了三四个月跑市场,看别人怎么收废品、怎么跟客户打交道。从二道贩子转成开店,最大区别是“自由度”。跑货是有一单没一单,开店是每天都有进账,只是多少的问题。但开店也意味着被“锁”在店里,从早到晚,没假期、没休息。

我主要收易拉罐、铜、锌合金这些常见废品。易拉罐一公斤卖14块,看着不多,一吨就是一万四。做这行,每一块钱甚至一毛钱都得计较,收价太低客户不乐意,收高了又没利润。后来我定成浮动价,像铜跟着市场价来,但总比打包站低一点,留出利润空间。最考验人的是估货,有一次接了个30万元的大单,五个人一起去拉货,结果看走眼,最后每人还倒贴几百元。但这行有亏有赚,心态得稳。

废品回收其实还是有赚头的。我妈做了十几年打包站,有资源有客户,我弟也在家里帮忙,爸妈一个月给他开9000元工资。据他估算,我妈站里的货全出手,起码有1000万。我开店才四个月,生意不错,也多亏我妈的老客户来照顾。

但这钱挣得真不轻松。废品回收看着简单,实际又累又险。客户多半是老人家,一分一毛都计较。有一次一个老人来卖易拉罐,非说我秤不准,争吵间碰了我之前肌腱断过的手,疼得我直冒火。这行受伤是常事,我手现在用不上力,重活干不了,只能雇人帮忙。竞争也大,方圆五公里冒出七八家回收站,价格越来越透明,利润越来越薄。

现在回头看,我能赚到钱,靠的是资源、耐心,再加点运气。家里有这行背景,但我不全靠他们。我性格社牛,爱跟人唠嗑,客户愿意来找我。最重要的是肯吃苦。这行没有假期,天天守在店里,又当销售又当会计,还得干体力活。可比起打工,我宁愿自己做老板。打工是牛马生活,做生意再累,赚的每一分都是自己的。

废品回收天花板低,一眼能看到头,但它现在是我的生存根本。我也越来越清楚:信息差就是财富。未来我或许会转行做电商或库存,但现在,既然已经走进这行,也没什么后悔的。真正做生意之前,我也幻想过当大老板的样子,而现在接受自己的平庸,也是一种活法。

在小众行业偷摸赚钱的年轻人

做生意再累,赚的每一分都是自己的。图 /《打工狂想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qkbt.cn/3747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