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演了V型反转行情,也称为“大奇迹日”。纳斯达克指数盘中跌幅一度超过2%,最后收盘接近翻红,道琼斯与标普500指数均以红盘报收。
所谓“大奇迹日”,源自香港股市的金融术语,一般指的是证券市场持续下跌后出现的异常强劲反弹行情。虽然美东时间周五市场并未出现强劲上涨行情,但从盘中低点回升至红盘位置,盘中回升幅度超过了2%。
近几天美股大跌的真相,来自两个消息。
一个消息是美国再次陷入关门危机,此次停摆时间时长打破纪录,对经济的影响显著提升。
前几次美国陷入关门危机的时间点,分别为2011年、2013年、2018年、2023年和2025年。
另一个消息是全球估值最贵的独角兽公司OpenAI高管提出了“需要美国为AI投资担保”,此言一出,市场担心AI泡沫加速破裂。
在此之前,OpenAI先后与英伟达、甲骨文、AMD、博通、亚马逊等巨头公司签下巨额订单。如果OpenAI出现“空头支票”问题,则大幅增加了AI投资的不确定风险。
从市场表现来看,自11月以来,美股市场持续调整,累计最大跌幅达到5%左右。其中,Meta因一次性计提160亿美元税收支出,股价累计下跌接近15%。英伟达、博通、微软等科技巨头有5%至10%的累计跌幅。
AI是否存在泡沫?
首先,我们观察美股科技巨头在2025年的资本支出情况。
微软:全年资本支出约349亿美元
Meta:全年资本支出最高达到720亿美元
谷歌:全年资本支出最高达到930亿美元
亚马逊:全年资本支出约1250亿美元
2026年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已有多家科技巨头宣布资本支出继续增长,而且增长幅度较高。例如,谷歌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较今年增长44%、Meta、微软等,也宣布资本支出进一步提升。
从科技巨头们的资本支出来看,2026年继续加码,反映出科技巨头继续看好AI发展前景,并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包括数据中心、芯片、云算力等,都是巨头们积极采购的对象。
资本支出继续增长,预示着AI需求依然旺盛。只要AI需求旺盛、业绩增速跟得上估值提升速度,那么仍然谈不上估值泡沫。
AI估值泡沫破裂的标志信号
1、业绩增速远远跟不上估值提升速度,当前估值水平已经远超大多数的估值定价模型。
2、资本支出达到顶峰,支出增速显著放缓,AI需求明显放缓,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3、人们对AI预期评估过高,远超实际的使用需求,情绪面影响远大于基本面影响。
4、企业过度投资,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债务风险、信用风险逐渐暴露。
1、 沪指失守4000点,美股触底反转
沪指围绕4000点上下波动,周四收复4000点,周五又失守4000点,这个位置多空会有明显分歧。股市成交额持续缩量,维持在2万亿左右的日均成交额,反映出多头信心不足,这个位置需要有一根标志性的中阳线突破,确立4000点的有效企稳。美股上演“大奇迹日”,A50期指触底回升,对周一股市带来偏利好影响,科技巨头触底反弹,观察下周A股科技股会否继续反弹,“老登股”与“中小登股”的跷跷板效应仍然在上演。
2、 OpenAI高管一句话导致多家科技股市值大幅缩水,奥尔特曼迅速“救火”。
OpenAI高管提出了“需要美国为AI投资担保”,市场迅速联想起近期OpenAI频频与科技巨头合作,担心AI泡沫的加速到来。假如OpenAI拿不出这么多资金,那么将预示OpenAI与巨头们的订单只是空头支票,可能会成为AI泡沫破裂的导火索。
3、 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方案通过,但马斯克想要拿到这份薪酬并不容易。
其中,方案设置了很多艰难的解锁条件。例如,累计交付2000万辆汽车、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100万辆Robotaxi投入商业化运营、公司市值8.5万亿美元等。只是拿出其中一项,足以让马斯克头疼,但既然薪酬方案通过,马斯克也是公司股价上涨的直接受益者,特斯拉如何撑得起8.5万亿美元市值,还是要看马斯克可以拿出什么样的爆款产品了。
4、微软警示电力短缺成AI瓶颈。
我们再结合近期瑞银的一篇研报,里面提出了中国电力的超级周期要来了。两个话题结合在一起,对电力行业来说,可能迎来重要性的发展机遇,开启一轮超级周期。假如中国电力需求较现在直接翻倍,那么对相关电力公司来说,估值水平将会被重新审视。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