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黄仁勋的AI新野心,目标5000亿美元营收,英伟达5万亿美元市值有戏了?

出品 | 搜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编辑 | 杨锦“我不认为我们处于人工智能泡沫中。我们正在使用各种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我们正在使用大量的服务,并且很乐意为此付费。”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编辑 | 杨锦

“我不认为我们处于人工智能泡沫中。我们正在使用各种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我们正在使用大量的服务,并且很乐意为此付费。”

在英伟达最新举办的华盛顿GTC大会期间,CEO黄仁勋如此回应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

这场大会,黄仁勋再次阐释了他对AI和计算的思考,现场展示了下一代超级计算机Vera Rubin,并给出乐观预期:Blackwell和Rubin明年销售合计将达5000亿美元!

不过,这一市场预期并不包括中国市场,目前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已归零。黄仁勋则在会后的媒体沟通中再次喊话,希望重返中国市场。

黄仁勋会上还宣布了在电信、量子计算、物理AI等领域的最新布局,并和诺基亚、优步、Palantir等多家公司达成合作,还向诺基亚投资10亿美元,推动其当日股价大涨近23%。

市场担忧的AI泡沫化成对英伟达市值的催化剂,最新交易日其股价涨近5%,市值来到创纪录的4.89万亿美元,有望率先成为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

AI不是工具,而是使用工具的劳动者

黄仁勋在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中,花了近一半篇幅讲述他对AI和计算架构演化的理解。

“什么是AI?多数人会说AI就是聊天机器人,这理所当然。毫无疑问,ChatGPT正处于人们所认为的AI前沿。当然,聊天机器人极其重要,而通用AI则具有根本性的关键意义。”

黄仁勋认为,AI有很多可能。首先,AI彻底重构了计算栈,由此前在CPU进行手工编码转向基于GPU进行AI训练和学习,整个计算栈发生改变。

展开全文

其次,AI使得token成为计算的基本单位。“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token化,这样AI就能学习该语言及其含义,从而就能回应生成内容,这正是AI取得如此非凡进展的原因。”

黄仁勋这次还提出一个颠覆性观点,认为AI不再是如同Excel、Word、网页浏览器等类似的技术工具,而是能够真正使用工具的劳动者。

“AI将首次参与10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发展,并提升其生产力,让它增长得更快,变得更大。我们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但拥有能够增强劳动力的AI将助力实现增长。”

这背后得益于计算架构的演化。黄仁勋强调,摩尔定律走向终结,加速计算的时代已然来临。“为此英伟达打造了一种新型系统,我称之为AI工厂,它基本上只运行一件事,即运行AI,其目的在于生成价值最大化的tokens。”

黄仁勋认为,目前AI算力发展有两大指数驱动。一是预训练、后训练和推理思考的三大缩放定律,推动模型需要更强的计算能力;二是模型越聪明越智能,使用的人越多,所需要的计算量就越大。

“这两个指数级的增长趋势正对全球计算资源施加压力,当摩尔定律走向极限,我们该如何突破呢?”黄仁勋表示,答案就是极致协同设计。

他表示,英伟达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够真正从一张白纸开始,构思全新基础架构的公司,包括计算架构、新型芯片、新型系统、新型软件、新型架构、新型应用等。

明年GPU将卖5000亿美元,希望重返中国市场

为展示极致协同设计的理念,黄仁勋现场秀出英伟达GPU路线图,从Blackwell,到Rubin,再到Feynman,并首次展示Vera Rubin芯片实物。这是英伟达第三代NVLink 72机架级超级计算机实物,实现无线缆连接和完全液冷。

黄仁勋的AI新野心,目标5000亿美元营收,英伟达5万亿美元市值有戏了?

这款超级计算机单机架算力达100 Petaflops,是英伟达在2016年捐赠给OpenAI的初代DGX-1性能的100倍。“这意味着过去需要25个机架完成的工作,现在一个Vera Rubin即可实现。”

目前,Vera Rubin超级芯片已在实验室完成测试,预计明年10月可以投产。“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打造的最极致的协同设计计算机,自IBM System/360 以来,我认为还没有哪台计算机像这样被彻底重新设计过。”黄仁勋说。

黄仁勋还透露,英伟达目前最快的AI芯片Blackwell GPU已在亚利桑那州实现全面生产“GB200是目前最昂贵的计算机,但它的token生成能力非常强大,性能提升10倍,而成本降低到原来的1/10,让良性循环得以继续。”

他还给出惊人的出货预期,预计Blackwell芯片将出货2000万块,过去四个季度已出货600万块。对比来看,英伟达上一代Hopper架构芯片整个生命周期内仅出货400万块。

“我认为,在Blackwell和Rubin早期增长上,2026年我们很可能能够看到5000亿美元的业务规模。”黄仁勋说。这意味着,英伟达明年业绩将是最新财年的近四倍,并有望跻身全球营收最高公司前五之列。

显然,这一预测并不包括中国市场。据报道,黄仁勋在会后的媒体沟通中呼吁,美国在AI战略上应审慎处理对华关系,确保中国对美国技术的持续依赖。

早前,黄仁勋透露,英伟达在中国芯片市场的份额已从过去的95%跌至零。“一项让美国失去全球半数AI开发者的政策,长远来看毫无益处,反而会对我们造成更大伤害。”

他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群体,且技术实力正不断提升。“目前我们处于尴尬境地,任务就是等待,直到他们希望我们回归。”黄仁勋还喊话特朗普,希望美国政府能找到解决办法,推动英伟达重返中国市场。

要让美国成为6G革命的核心,向诺基亚投资10亿美元

黄仁勋还在演讲中强调了生态的重要性。“GPU固然重要,但如果编程模型,那么就无法确保GPU在不同版本间保持兼容性。我们现在正推出CUDA 13,并即将推出CUDA 14。”

黄仁勋表示,CUDA-X全栈加速库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所有合作伙伴都能利用加速计算的优势,并为英伟达开拓了新的市场,“这是公司最珍贵的宝藏”。

电信领域则成为英伟达看上的新方向。黄仁勋提到,自无线技术诞生之初,美国便定义了这项技术,制定了全球标准,但当今全球无线技术主要依赖于国外技术。“随着计算平台转型,这是我们重返赛场千载难逢的机会。”

黄仁勋提到,电信行业是一个价值3万亿美元的产业,基础设施投资高达数千亿美元,全球有数百万个基站,能够以加速计算和AI为核心的技术进行创新发展。“对美国而言,这能让其成为下一轮6G革命的核心。”

英伟达宣布推出名为NVIDIA ARC(空中无线电网络计算机)的产品,其由三项基础性新技术构建而成:Grace CPU、Blackwell GPU以及Mellanox ConnectX网络解决方案。

黄仁勋宣布,英伟达与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诺基亚建立合作关系——诺基亚将把ARC作为未来的基站,ARC会兼容诺基亚当前的基站系统AirScale;诺基亚还将接入英伟达开发的AI-on-RAN,使其能够在英伟达平台部署AI原生的5G-Advanced和6G网络。

黄仁勋的AI新野心,目标5000亿美元营收,英伟达5万亿美元市值有戏了?

“我们将采用这项新技术,在全球升级数百万个基站,实现6G和AI的升级。这将首次实现在无线接入网使用AI技术,提高无线电通信的频谱效率。”

此外,英伟达还将以每股6.01欧元认购1.66亿股诺基亚新股,总额达10亿美元。这也是英伟达近期千亿美元投资OpenAI、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后的又一笔投资,可谓有钱“任性”。

推动GPU和QPU连接,Robotaxi拐点即将到来

在黄仁勋此前持悲观预期,但后来转变态度的量子计算领域,英伟达也有新发布。

40年前,量子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构想了一种新型计算机,能够直接模拟自然,他称之为量子计算机。现在则有多种不同方法,比如超导、光子学、囚禁离子、稳定原子等制造不同类型的量子计算机,但量子比特还极其脆弱,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量子纠错和状态解读。

“现在我们意识到,必须将量子计算机直接连接到GPU超级计算机,这样才能进行错误纠正,以便对量子计算机进行AI校准与控制,从而共同进行模拟协同工作。”黄仁勋认为,GPU和QPU(量子计算器)两种处理器、两台计算机并排工作,这就是量子计算的未来。

英伟达此次发布的全新互连架构NVQLink即是为此而生,其可将量子处理器与英伟达GPU直接连接。黄仁勋认为,这将助力量子计算机从如今的数百量子比特扩展到数万量子比特,未来将拥有数十万个量子比特。

这项创新使QPU能够实时调用英伟达的CUDA-Q计算框架,使GPU和QPU两种处理器的任务通信延迟降至约4微秒的极致水平。目前,17家量子计算公司和8家美国能源部实验室在该方面与与英伟达合作。

在企业计算方面,黄仁勋则宣布了多项合作,包括与CrowdStrike在网络安全AI代理系统方面,与Palantir在大规模数据处理等方面达成合作。

而在被黄仁勋认为是下一代AI浪潮的物理AI方面,黄仁勋认为,这将推动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即通过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重塑制造、物流及基础设施。

英伟达现场展示了与富士康、Figure AI、强生公司、迪士尼等公司的合作。黄仁勋还宣布与Uber达成合作,双方共同构建自动驾驶出行平台,计划自2027年起规模化部署约10万辆自动驾驶车辆。

双方合作将基于英伟达最新的L4级自动驾驶平台DRIVE AGX Hyperion 10,其配备两颗Thor处理器,算力高达4000 FP4 TFLOPS。除Uber,英伟达还与Lucid Motors、梅赛德斯-奔驰、Stellantis集团展开合作。

“这将使世界上每家汽车公司都能制造出具备Robotaxi能力的车辆。”黄仁勋认为,Robotaxi拐点即将到来,未来全球约有5000万辆出租车将会被Robotaxi替代,从而实现人类驾驶员与机器人驾驶员的协同运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qkbt.cn/3493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